以往展览
-
“Never!”
2017年7月22日 - 9月22日 千高原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艺术家陈萧伊的个人项目“Never!”将于7月22日在千高原1000+项目空间开幕。1000+项目由艺术家自策展完成,千高原启动1000+项目空间意在为艺术家提供更为实验性的呈现场域。 继续 -
兴安西艺写生团——刘传宏个展
2017年7月22日 - 9月22日 1938年,来自中日两国的金雨淞,酒井香织,木一少,和上官言秋四人,组成了一支跨越战争界线的艺术团体,名为“兴安西艺写生团”。可是,金雨淞和上官言秋其实是抗战组织的情报人员,四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这支写生团添加了不少传奇色彩。
本次刘传宏的个展,就是基于他们留下的作品与文献,其中不仅有艺术作品,还有写生团章程,地图,明信片,和用来传递情报的工具等等……因为真实的情况是,这个团体,连同它的所有故事与文献,以及成员们创作的作品,都是由当代艺术家刘传宏一手创造的。
即便知道了这个真相,我们还是会期待进入他们所在的那段时光,看看那些被历史遗忘的片段。时间总是创造着比想象还要精彩的故事。而这个展览,正是刘传宏用微不足道的想象对抗时间与历史的故事。 继续 -
慢
2017年7月22日 - 9月22日 “慢”——翟倞个展 前言
翟倞是一位讲述精彩故事的艺术家。故事的对象很特别,例如“文本”的故事,“逻辑”的故事,“叙事”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转化为绘画和空间作品,将观众拉入思辨的场域中。
在高速的时代背景下,反其道而行之的“慢”是另一种可供参考的现象。在美术和文学里,“慢”都隐约存在着;放眼历史,螺旋前进的时代进程似乎也总是缓慢的。又或者,“慢”只是人们对田园诗般家庭生活的向往?本次个展就源于这一思考。
在新的创作里,翟倞的绘画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他力图将“慢”的思想内涵,与观看时的视觉感受直接联系在一起。创作时每一个具体的步骤,都是他探究“慢”的过程与结果的写照。作品的边界,与艺术家内心的边界,也许只是不同维度的同一事物? 继续 -
最近的事儿挺多
2017年5月6日 - 6月6日 “最近的事儿挺多”是张晓千高原艺术空间项目空间1000+的首展项目。通过运用特定的材料、图像重构以及文字,艺术家皆在探讨了个体身份的多重性。 继续 -
小说景观:毕蓉蓉
2016年12月17日 - 2017年2月28日 毕蓉蓉的 “小说景观”是一组由不同媒介的作品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整体,主要由编织,绘画,以及装置三部分构成。她以自己在世界不同城市的经历为基础,从视觉感受出发,在无数的景观中选择了一些抽象化的符号,例如一幅风景的细节,一个建筑的形状,或者大街上转瞬即逝的残像所留下的色块……她将这些符号当作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笔触:首先,和笔触一样,它们也能暗示出作者... 继续 -
冷事实
2016年12月7日 - 2017年2月28日 千高原艺术空间将于2016年12月17日推出冯冰伊的个展“冷事实”。冯冰伊是一位在影像艺术领域不断突破自我的年轻艺术家,她的作品以诗意的画面和哲思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本次展览将呈现她近一年多来的最新作品。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