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展览
-
而都是我
2008年12月13日 - 2009年1月25日 这是我希望能坚持五年的一个计划的第二届展览,共收集了一百张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自拍像。这个计划的目的不是把具有不争的审美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放在一起,而是促进艺术家审视自己,对他们认为代表自己翻译成摄影语汇的形象进行反思。被征求作品的艺术家不都是摄影师:其中也有画家、雕塑家、多媒体艺术家等。出乎人们的预料,以摄影这一媒体作为工具那些经常专业地用它的人不一定占多大优势。有时正是一个我们不习惯用其工作的新媒介... 继续 -
白光:刘玉洁油画作品
2008年10月25日 - 11月30日 刘玉洁的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阴郁的魔魇气息,由诸多色彩和自由复杂的抒写的清冷的舞台式的画面中常常透着期许的光。要有光。正是光,使我们重新正视这是一个生于 80 年代的年轻艺术家的创造和表达,使我们看到一个年轻艺术家在这个时代的有些少年老成的个体感受和对前景的深深的期待。当然,也正是她的作品传达的独特气息和具有个人气质的抒写,让我们对她充满期待。 作为用古老工具工作的绘画艺术家,在公共体验越来越被个体... 继续 -
黎朗:图像的边界
2008年8月23日 - 10月6日 过去,研究者常常把黎朗确认为中国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黎朗也因此获得过国际著名的Motherjones国际纪实摄影大奖最高奖,主要因为他的一些作品尤其 “彝”系列作品运用了纪实摄影的手法并确立了一种拍摄的标准。但黎朗作品传达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内核又往往会令研究者的思考超越所谓纪实摄影的边界,进入艺术的,抑或是社会的、观念的层面。 从 “彝”到&ldquo... 继续 -
沈小彤:时间 · 景 2008
2008年6月5日 - 8月5日 沈小彤很早就表现出对 “时间”的敏感性。在1988年的时候,沈小彤就已经在他的《茶馆》、《静物》这类作品里敏感到时间的问题。在《静物》里,处于构图中央位置的杯状物体显示出极端的不稳定,因为它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推起,类似于漂浮在空中。所以我们很容易从心理上去接近艺术家的状况,关于物体的线型运动的时间观念事实上已经被忽略了,沈小彤敏感到的是心理的时间故事。客观环境的参照性变得不... 继续 -
多元事实:何多苓、何工 & 师进滇
2008年2月2日 - 3月2日 千高原艺术空间在2008年出品的“多元事实:何多苓、何工、师进滇”作品展,选择在展览呈现中体现出他们作为“有机知识分子”的面貌 继续